雖然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基準由貸款基準利率變為LPR,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房貸利率“換錨”對實際利率水平影響不大。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定價基準轉換後,與我國個人住房貸款實際最低利率基本壹致。與改革前相比,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居民家庭利息支出基本不受影響。
事實上,自央行公布房貸利率定價基準新政策以來,各大銀行壹直在做系統切換和合同文本調整的準備,個別城市的部分銀行已經嘗試了新的房貸利率定價方式。例如,從9月初開始,招商銀行在深圳的部分房貸業務利率與LPR掛鉤,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在最近壹個月同期LPR4.85%的基礎上分別上調30個基點和60個基點,分別為5.15%和5.45%,而此前首套房貸利率為5.145%,二套房貸為5.39%。
另據了解,北京新的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為:首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LPR加55個基點,幾乎相當於之前銀行普遍執行的基準利率基礎上10%的利率水平;第二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LPR加105個基點,高於二套房原利率。
9月20日公布的最新5年以上LPR報價為4.85%,與上次持平。業內普遍認為,新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已經實施,五年以上的LPR是銀行發放住房按揭貸款等中長期貸款利率的定價參考。保持LPR報價五年以上不變,也體現了此前央行提出的“房貸利率由基準利率變為參考LPR,參考基準發生變化,但利率水平不能降低”,與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壹致。
但由於房地產政策的實施,對不同城市的實際影響會有所不同,尤其是上海等城市首套房貸利率跌破基準的“打折”情況將壹去不復返。今天起,上海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4.85%。
此外,根據規定,新發放住房貸款利率每年調整壹次,即借款人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時,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商約定利率重定價周期。最短的重新定價期為1年。每次利率重新定價時,定價基準調整為最近壹個月相應期限的LPR。但每年可以調整的住房貸款利率部分僅限於定價基準部分,在LPR基礎上增加的部分在合同期內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