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1954。成立時,它被命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當時,它是作為財政部下屬的壹家專業銀行建立的,負責監督基本建設投資,並負責根據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和分配分配給建設項目和基礎設施相關項目的政府資金。
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第224次政府會議通過《關於設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決定》,任命時任交通銀行總經理的馬楠峰為該行行長。9月11根據國務院決定,財政部於10月1日發布《關於設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通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於6月10+0日在全國正式成立,信投入使用。
從65438年到0979年,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成為國務院直屬金融機構,逐漸承擔起商業銀行的更多職能。
3月26日,1996,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於2004年9月由銀行的前身中國建設銀行按照中國《公司法》規定的分立程序設立。經中國銀監會2004年9月14日批準,本行、中國建投、匯金公司於2004年9月15日簽署了《分業協議》。根據這壹協議,中國建設銀行被分為銀行和中國建投。本行於2004年9月6日成立為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票於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939。
中國建設銀行是壹家以中長期信貸業務為特色的國有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在中國和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開展業務。中國建設銀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第壹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以156重點工程建設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為了管理龐大的建設資金,中國建設銀行應運而生,並開始了艱辛而光榮的歷程。
從1954到1978的20多年間,建行主要承擔了集中辦理國家基本建設預算撥款和企業自籌資金撥付、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向施工企業發放短期貸款、辦理基本業務結算業務等職責。中國建設銀行的服務緊跟中國建設的步伐,覆蓋祖國的每壹個建設熱點,為提高國家投資效益、支持國家財政平衡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在繼承原有職能的同時,不斷拓展銀行職能。先後推出了信貸資金貸款、居民儲蓄存款、外匯業務、信用卡業務、政策性房改金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業務。經過十多年的改革發展,建行各項業務發展迅速,信貸資產負債增長數十倍。從壹家只管理財政資金和監督基建撥款的銀行,發展成為壹家既處理金融投資又處理信貸業務的全國性專業銀行,不僅有固定資產投資信貸,還支持流動資金貸款,既有國內金融業務,也有國際金融業務,以中長期信貸為主要業務。
1994年,根據政府對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中國建設銀行將其長期金融代理職能和政策性貸款職能分別劃歸財政部和新成立的國家開發銀行,並開始按照商業銀行的要求全面改革管理體制。
1994年末,中國建設銀行先後在資金管理制度、信貸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會計制度等方面進行或正在進行壹系列重大改革。總行和壹級分行資金集中調度和管理能力增強,財務核算體系進壹步與國際接軌。同時,建行也對客戶管理戰略和區域管理戰略進行了重新定位。因此,中國建設銀行取得了更快的發展和更好的經營效益。中國建設銀行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自1996年3月起,中國建設銀行開始使用現名,同時引入企業識別系統。幾乎是壹夜之間,全行上萬個辦事處和營業網點開始使用新的形象識別標誌。這個藍色的會徽和黑色的立體名稱,透露出這家改革中的商業銀行穩健、兼收並蓄、不斷發展的經營風格;它表達了壹個不變的理念,那就是:紮根中國,打造現代生活。從1994開始,中國建設銀行調整了全國各地的分行和儲蓄網點。在合並部分縣支行的同時,增加了國家中心城市的網點數量,配合相應信貸政策的調整,進壹步加強了在中心城市的經營。
中國建設銀行非常重視海外業務的發展。目前,建行在海外已在香港和新加坡設立了兩家分行和五家代表處,法蘭克福分行正在籌建中。中國建設銀行與全球58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業務往來覆蓋五大洲近80個國家。通過發行債券和組織銀行貸款在國際金融市場籌集資金是建行的優勢業務,已成為國際金融資本與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橋梁。
香港回歸前,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的業務已初具規模。香港回歸後,其業務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建設銀行已參股香港多家銀行和財務公司,成為建信銀行最大股東。
中國建設銀行非常重視現代科學技術在銀行業務中的應用。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基本完成了從單機經營到開發應用全行聯網的轉變,包括電子資金結算系統、龍卡網絡的聯網交易等。建設銀行系統、總賬傳輸系統和電子郵件系統,還實現了與SWIFT系統聯網。除了全行網絡之外,還圍繞大中城市建立了許多區域性交易網絡。截至1997,已有210家城市銀行完成了“城市綜合網絡系統”的建設,並實現了與全行網絡系統的連接。在計算機技術廣泛應用的支撐下,建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品種不斷創新。建設於1996的資金結算系統,可為客戶提供快速、安全、高效的電子匯款服務,實現資金結算在遠程系統24小時內到賬。在此基礎上,還為多家企業建立了全國銷售資金結算網絡,為多家政商提供資金結算交易支持。
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繼續發揮長期形成的業務優勢和特長,保持對公路、鐵路、電信、電網、城建等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大量信貸投入,對效益好的大型企業的信貸投入,同時適時增加對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目前,建行已與近500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全面的金融服務關系,與10多家超大型企業建立了全國銷售結算合作網絡。成功拓展了信息產品制造、信息服務業、高等級公路建設的金融服務。對高增長經濟領域信貸投入的增加,對建行資產結構的調整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為進壹步提高經營效益創造了條件。
中國建設銀行也在不斷創新個人金融服務,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繼“龍卡”信用卡之後,儲蓄卡、轉賬卡、智能卡和眾多聯名卡相繼推出,形成了以“龍卡”為標誌的銀行卡系列;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壹直保持70%以上的市場份額;首筆汽車消費貸款在短時間內吸引了不少客戶。此外,個人賬戶管理和支付結算的創新也使個人轉移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自1994以來,中國建設銀行的非利差業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作為國家開發銀行最大的代理機構,在繼續代理國家財政資金分配的同時,承擔著銀行的資金分配和部分管理職能。四年來,代理開發銀行業務量超過3420億元,占總業務量的79.8%。除了為超大型企業建立銷售結算網絡外,還憑借結算手段的優勢,為眾多生產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提供多種結算服務,尤其為壹汽大眾、春蘭等企業成功開發了資金結算方案,提供了快捷安全的結算服務。中國建設銀行以服務經濟發展、支持社會進步為己任。積極支持教育、科技進步和環境保護。每年贊助高雅的文化活動和重大體育賽事。
從65438到0996,中國建設銀行全體員工捐資設立“愛心基金”,在貧困地區建設“希望小學”,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獎勵見義勇為者,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目前,已有千余名學生通過“愛心基金”順利完成學業。“中國建設銀行,構築現代生活”是建行人理念和追求的凝結。面對21世紀的大門,建行將以優異的業績和不斷的創新尋求更廣闊的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