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權:
優點:日本的房地產業極其發達成熟,管理會所對整個公寓的管理可謂細致入微;修繕基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和透明。不僅要定期向住戶公布基金余額,還要詳細說明基金的使用趨勢。
所以日本很多建了三四十年以上的建築依然很堅固,幹凈整潔,和中國很多短時間內明顯過時的公寓樓形成鮮明對比。
缺點:日本人不僅時刻謹小慎微,嚴於律己,生怕影響到別人,而且對別人的要求也很高——也許只是因為妳走路聲音大了壹點,住在樓下的住戶就會向管理會所投訴妳的“噪音汙染”。所以在日本買公寓,首先要學會像日本人壹樣謹慎。
還有壹個不得不提的問題是,集體住房的土地面積歸整棟樓的居民所有。例如,如果壹個公寓裏有50戶人家,妳所占的土地面積是該建築面積的五十分之壹。日本的房子大部分是永久產權,但不是絕對的。
2.房產交付時應納稅:
買受人在辦理房產交付過程中應繳納以下三種稅費:
(1)印花稅:稅率隨房產價格變化,稅率為0.01%-0.20%;
(2)不動產收購稅:按照政府評估價(壹般為成交價的20-50%)而不是實際成交價計算;
(3)登記免稅:不動產或土地登記所需稅收為2%。
3.固定資產稅(財產稅)和城市規劃稅:
但是在日本買房的缺點是需要每年繳納固定資產稅,按照房屋所在年度地價的百分比來計算。可以認為,房子越大,固定資產稅越貴;其中,固定資產(房產稅)的稅率為1.4%,城市規劃稅的標準為土地或房屋價值的0.3%。
4.買房貸款利息:
很多日本人也是用銀行貸款買房,浮動利率大概是0.8~1.2%。如果國家經濟形勢沒有大的問題,這個利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外國人購買房地產需要全款,但是不能貸款。
5.所得稅(租金):
東京的房租不是房價的10%,而是根據地段的不同,5%~8%,3%~5%是扣稅後實際支付的。如果妳不住在日本,妳將被收取額外的20%的稅。
6.所得稅轉移:
如果賣方在出售房產時獲利,仍需繳納30%的轉讓所得稅,不需要支付房屋損失。
7.居民稅:
如果購房者自住,要繳納居民稅,5年以下的房產為9%,5年以上的房產為5%。
所以各位想在日本買房的朋友,其實妳在買房之前需要了解東京的相關信息和日本房地產的法律法規,才能做好房地產的投資。
所謂貸款欺詐是指借款人或信貸機構內部人員采取捏造事實、隱瞞真相的做法騙取信貸機構的貸款。隨著經濟下行和行業競爭加劇,各種騙貸案件層出不窮。通過壹些典型的騙貸案例,希望對大家識別騙貸有所啟發和參考。
案例1——廣西玉林信貸員以143村民名義騙取800萬貸款被刑拘。
主要問題:員工道德風險、虛假貸款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壹家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