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國有銀行是怎樣賺錢的?

國有銀行是怎樣賺錢的?

 

 近日,國有銀行進軍“校園貸”的新聞接連被報道,壹時間,“正規軍”“開正門”“逆勢殺入”等字眼,與負面消息纏身的“校園貸”壹同出現在新聞標題中,再次引起輿論場的廣泛熱議。

時隔8年,對於國有銀行重返校園,選擇正視大學生群體的資金需求,拿起“校園貸”這個燙手的山芋,網絡輿論場的討論聲較為熱烈。

“這樣也好啊,‘國家隊’進入,有利於規範‘校園貸’,減小‘校園貸’的風險,有助於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正規貸款重回校園本意是好的,但如果貸到了錢,借錢學生最後卻還不了,誰能確保他們不去找私貸貸款填坑?誰又來確保他們日後不變成‘老賴’?如果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還會陷入治標不治本的結果。”

那麽,這壹被專業人士稱之為“堵歪門開正道”之舉,能否終結校園貸的種種亂象?

學生消費信貸需正視整治“校園貸”在疏不在堵

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率先成為進入“校園貸”的“正規軍”後,招商銀行也在5月初表示,已做好重返校園的準備。隨著國有銀行逐步挑起“校園貸”大梁的節奏的不斷加快,不少在校大學生及業內人士,對其表現出了較大的期待。

中國傳媒大學的小蒙就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道:“利用國家的規範進行監管,更有利於有需求的學生進行有保障的借貸,並且國有銀行提供的借貸,利息低,風險相對低。我認為,‘校園貸’業務在於疏解而不在於堵,這種及時的介入可以理解為壹種積極的管理方法。”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發文表示,兩行“校園貸”產品面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壹方面,可消除大學生們落入原有網貸高利貸盤剝、裸貸等陷阱的後顧之憂;同時,貸款由大學與銀行機構***同審核,可提高“校園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避免讓學生重蹈盲目借貸追求高消費的後塵,使大學生“校園貸”始終保持理性行為,避免償債危機和金融風險。另壹方面,國有銀行“校園貸”產品充分履行社會責任、誠實無欺,有國家信用作後盾,審批管理規範,控制風險手段較強,對學生信息保護有力,有利於凈化“校園貸”市場。

“壹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超六成受訪學生表示不碰正規“校園貸”

面對此前關於不良“校園貸”的諸多報道,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隨機采訪的48名在校大學生中,除不少同學表示自己身邊就有接觸過不良“校園貸”的同學外,也有受訪學生正是飽受不良“校園貸”之痛的當事人。但是,壹提到“校園貸”三個字眼,這48名學生無壹例外均對其“搖頭擺手”。在由不良“校園貸”引發的醜聞和悲劇發生後,這48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學生均表示,學校曾多次通過召開大會、引發資料、播放視頻等方式,在學校內部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及辨別不良“校園貸”。

哈爾濱師範大學大三學生阿南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道:“我們學校安排了各院進行‘校園貸’安全教育,並在校內的校園公眾號進行了推送。”

淮海工學院大壹學生李銘則講道:“我們老師在班上給大家講過貸款利滾利還不起的後果。”

但是,當不良“校園貸”帶來血淋淋的教訓後,面對國有銀行進軍“校園貸”的消息,在記者隨機采訪的48名大學生中,超六成的受訪學生表示依舊不會觸碰“校園貸”業務。“作為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還是要遠離‘校園貸’。”

面對學生們如今對於“校園貸”壹事尤為謹慎的態度,固然也是在提醒銀行、學校以及學生本人,對於需要資金支持用於合理資金管理和規劃的學生而言,及時了解和熟知正規校園貸款業務,十分重要。

銀行不圖高利息收入重在履行社會責任

對於國有銀行進軍“校園貸”的決定,建行廣東省分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王磊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是他們建立校園金融平臺的核心思想,而校園快貸則是其中壹項重要的服務產品。“銀行其實不會依仗這項業務賺取大量利息收入,更多地是為了履行社會責任和助力學生成長。”

面對輿論場對“校園貸”業務提出應該完全扼殺的看法,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則認為,首先應該正視學生群體日益增長的消費信貸需求,此外更要註重學生的財商教育。

據媒體報道,2016年,我國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已達4524億,而目前我國的在校大學生也已超過3700萬,面對學生群體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想要通過完全切斷“校園貸”業務來控制學生的消費欲,實屬強加因果。但是,當學生的超高消費壓力為其帶來安全隱患時,學校和政府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堵歪門開正道,是在資金提供方面為學生提供的壹層保護屏障,但僅靠這壹方式依舊屬於“孤軍奮戰”。

高校老師建議建立高校、銀行、家長、學生的四級校園貸管理機制

在對學生的借貸消費行為進行進壹步采訪時,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不少學生將借貸而來的資金,用於了談戀愛、玩遊戲、購買較貴重的物品等。在被采訪的48名在校大學生中,僅有少數學生表示自己或者身邊的同學,接觸不良“校園貸”的原因是為了用於創業等資金周轉的需要。

此外,在較大的消費資金面前,多數同學表示由於害怕父母指責自己亂消費、高消費,或礙於面子,所以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錢。同時,又因為兼職掙錢不僅來錢慢,而且時間不合適也較辛苦,於是,在資金不足的壓力下,選擇了通過不良“校園貸”進行借貸,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

談戀愛、玩遊戲的購物習慣是否能在短期內改變,尚不可知,4524億的消費市場也絕不是壹個小數字,在當下不少學生畏懼“校園貸”如虎的情況下,又會向哪些渠道尋求資金?“還是會選擇尋求父母的幫助。”大壹學生小濤回答道。其實,當初“校園貸”業務的產生,在壹定程度上正是抓住了不少學生,無論是礙於面子還是出於膽怯,不願向父母尋求資金幫助。如今,學生的回答又繞回了起初,似乎陷入了壹個循環。

跳出這個循環其實並不難,當下問題的焦點已不只是清除“校園貸”亂象,更是要合理引導大學生群體資金尋求與消費習慣的問題。

淮海工學院土木與港海工程學院輔導員卞輝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道:“僅僅依靠學生自己去認清校園貸、正確選用校園貸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需要我們高校廣泛宣傳,正確引導,最好能以高校的身份來把正規校園貸規範化、制度化,從高校這壹口徑來幫助學生選擇和辦理校園貸,同時,為了理清其中的多種責任關系,高校還要及時取得與家長的聯系,與銀行、家長、學生簽訂好相關的證明或協議,從而形成高校、銀行、家長、學生的四級校園貸管理機制,以保證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和價值觀,不僅是幫助青年人建立合理的消費觀念,也是敦促學生群體要有建立個人信用良好記錄的概念。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個人信用系統的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中,個人信用記錄的評估體系,越來越關系到個人生活的諸多方面。樹立良好的個人信用建設的認知,在壹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個人責任意識的增強。此外,時隔8年,作為銀行方面,又將如何避免學生因還不起錢,而違約的情況?須知,2009年,銀監會發文叫停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放信用卡,正是因為學生群體使用信用卡透支現象嚴重,家長群體成為還款主力軍而導致的。如果在政策規劃上忽視這壹點,那麽開源之良舉也會變成變相培養貸款不還的行為,在大學生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後,面對可能會到來的房貸、車貸等,也很可能埋下“老賴”的種子。

  • 上一篇:2021年公積金貸款放款時間
  • 下一篇:好享貸屬於信用卡還是貸款?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