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樹六月管理方法
嫁接樹管理已解綁,部分春季嫁接枝條已完全愈合,捆綁膜明顯消退,產生勒痕,必須及時解除。切割嫩枝並固定莖幹。當嫁接枝條長到超過需要固定的高度時,保留三個分枝角度合適、發育相對成熟的上部芽,然後剪去頂端,促使其提前分枝出兩三個側枝,形成傘狀冠。枝密枝密,多接穗嫁接或多芽接穗嫁接會形成過密的芽,要合理選擇保留,剪掉多余、過密、向下的枝條。
夏季修剪6月份,壹級、二級或三級側枝生長已達到相當長度,可達60?80cm處切掉尖端促進發芽2?下壹級分支3個,壹年完成兩年的分支成長。剪掉4、5月份沒有剪掉的密集重疊的枝條。
葉面肥葉面肥是補充微量元素最有效的方法。結合病蟲害防治可添加鋅、硼、錳、銅、鐵、鉬、稀土元素,噴施主要在葉背,時間主要在早晚。硫酸鋅、硼酸(硼砂)、硫酸銅、硫酸亞鐵、硫酸錳等的價格。都不算太高,但是要求比較高。每棵小樹大約有2?5克,施肥量要根據核桃園的覆蓋面積計算,分幾次施,避免被雨水沖走或被土壤固化。
水、土、肥、草管理粘性大、低窪積水的地方要開溝排水。對於沒有間作的園地,比較合適的方法是翻耕覆草。先用草甘膦等除草劑去除惡性雜草,再播種豆科牧草、馬鈴薯等作物,使其成為主要的草被。覆蓋耕作有利於水土保持,增加土壤有機質,保持土壤通透性,養育大量土壤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形成局部生物多樣性,維持園林生態平衡,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成本,實現土壤的可持續利用和開發。
核桃樹栽培應註意以下問題
核桃在中國分布很廣,北起遼寧南部,南至福建北部,東至山東、浙江,西至青海、新疆、四川。在海拔500m-2500m能正常生長,核桃在我省海拔500m-1000 m生長良好。
核桃喜光、喜肥、喜水,根系發達。因此,在選擇核桃園時,應選擇土壤肥力條件好,土層厚度在1.5m以上,坡度在25度以下,背風向陽,空間流通,日照充足的地方。
核桃種植的建議密度,早結果早矮化的短枝品種為:株距3.5米?5米還是4米?6米,每畝38-28株;而晚熟品種的行距是:5米?7米還是6米?8米,每畝19-14株。
核桃苗木栽培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核桃品種繁多,各具特色。要培育優良品種,首先要了解核桃的繁殖特性和優勢,掌握嫁接的要點和技術,積極培育優良品種,增強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
1,解決了核桃選優和增加經濟效益的問題。
核桃多為異花授粉,品種混雜,優劣差異大。獲得優良品種,使之穩產高產,早結果,抗逆性強,最好的方法就是嫁接苗。
2.真正解決種苗純度問題。
由於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和核桃的大面積種植,核桃種苗緊缺。因此,出現了苗木嫁接?壹把刀?假嫁接、劣質品種嫁接現象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必須加強學習,積極實踐,努力掌握技術,提高苗木識別能力。
核桃常見病蟲害
山核桃常見的病害有山核桃枝枯病和果樹腐爛病。常見的害蟲有山核桃蝗、田舍蛾、山核桃蚜、甜菜夜蛾、天牛科(桑天牛、天牛科)等。),近年來又出現了壹些新的害蟲,如鉤蟲、山核桃芽蛆等。
(壹)、山核桃病害防治:
1,山核桃枝枯病:
山核桃枝枯病是山核桃最重要的病害之壹,危害1年生新梢和2年生側枝,向下蔓延,造成大枝枯死,樹勢減弱,產量降低。該病發源於8月中下旬,盛發於10-11。3月初至8月初無新病害發生,枯枝均為上年遺留的老病害。病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枯枝上越冬。分生孢子在4-5月和9-10在病林中傳播,風和雨是傳播媒介。
預防和控制方法:
(1),5月份在枝條上噴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1%波爾多液,每天1次,15年,噴3次。
(2)春夏剪去枯枝,防止秋季病害向下蔓延,減少病源。
2.山核桃果實腐爛病:
該病多發生在主莖、主枝和側枝上,有時主根也受傷。
癥狀:患病部位樹皮腐爛,多發生在樹枝向陽面和枝丫處。初始階段是微漲,是泡,之後依此下沈。輪廓呈長方形,病組織軟爛,流出黑水,散發臭味,致枝條枯死。
預防和控制方法:
(1),5月份要及時刮掉病斑或病枝。對於有早期病斑的主枝和側枝,應及時用鋒利的刮刀刮掉樹幹表層的病皮,壹般應刮掉表層65438±0mm的活皮,直至露出白綠色的健康皮。註意刮掉病組織,並註意及時鋸掉刮掉的病組織和嚴重病枝或枯死的主桿,帶出果園燒掉。
(2)刮除病變組織的傷口應塗藥消毒。用5-10度石硫合劑或20倍的45%水晶石硫合劑或10-15倍的果復康對患病植株施藥。
(2)、山核桃病蟲害防治:
1,山核桃田舍蛾:
山核桃蛾又稱山核桃毛蟲,是危害山核桃葉片的壹種大型害蟲。該蟲壹年發生四代,以蛹在地表越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交配產卵。第四代危害期為5月上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7月下旬;8月初-8月下旬;9月初-65438+10月初。
成蟲有很強的趨光性。每代成蟲的羽化期分別為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
預防和控制方法:
(1),生物防治:第壹代卵時釋放赤眼蜂。
(2)化學防治:A、分別噴灑25%溴氰菊酯3700倍液和甲硝唑3000倍液。幼蟲期用氧樂果、毒絲等內服農藥打孔滴註。
(3)蛹期人工挖蛹。
(4)成蟲期燈光誘殺。
2.山核桃蚜蟲:
臨安山核桃產區常年發生蚜蟲。如果蚜蟲聚集在山核桃幼芽、葉片、嫩枝上吸汁,芽就會萎縮,雄花就會枯死,雌花不會開花,樹就會衰弱。嚴重影響了山核桃當年和次年的產量。
這種昆蟲壹年發生四代。4月上半月是最害期,1-3代重疊。這個時期也是對山核桃危害最大的時期,正是山核桃萌芽、春梢生長開花的時候,防治要抓住這個時期。
預防和控制方法:
即在清明節前後,用濃度為1: 0或1: 1的40%氧化樂果在樹幹上打孔,即可有效。
3.核桃夜蛾:
該蟲在臨安所有山核桃產區均有發生。嚴重的時候,林象上火,山核桃大量落果減產。
該蟲壹年發生四代,在山核桃枯枝落葉或草地上結繭化蛹越冬,次年5月中旬成蟲羽化。第四代幼蟲的為害期分別為5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65438+10月初-65438+10月中旬。成蟲羽化期在5月中旬;7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中旬。成蟲有很強的趨光性。
預防和控制方法:
(1),幼蟲防治:a、在樹冠上噴灑3000倍的除蟲菊素殺滅液;b .打孔滴入濃度為氧化樂果1∶1藥物;c、在無風或微風的早晚,可用“林丹六六六”氣霧劑熏殺大面積連片受害林。
(2)成蟲期用燈光誘殺。
4、臨摹螳螂秦易:
蚱蜢是壹種危害山核桃葉片的新害蟲,俗稱蚱蜢。
該蟲每年在表土中越冬,卵於次年5月中旬孵化成若蟲。孵化高峰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成蟲羽化,8月下旬交配產卵,6月下旬成蟲死亡10。
壹齡若蟲活躍於地表,危害小灌木和雜草;二齡若蟲從樹上升起危害山核桃葉片。成蟲進入性成熟期,陸續下到地面交配產卵。新鮮的人類糞便水對成年人有壹種特殊的吸引力。
預防和控制方法:
(1)防治幼若蟲:1: 1500-2000倍甲硝唑的液體可噴灑在地面,因為幼若蟲主要危害山腳和地面的柴草和雜草,呈簇狀分布,地面集中噴灑殺傷力很大。
(2)成蟲期防治:a、誘殺法:將浸有90%水晶敵百蟲尿液藥液的稭稈堆放在有蝗蟲活動的林地上,壹堆10米,每畝6-7堆(每堆幹稭稈1-1,5Kg,敵百蟲0,0。
b、噴灑法:蚱蜢性成熟時產卵。7、8月份,大量蝗蟲下樹交配但不產卵時,噴灑1500倍甲硝唑。
4、綠腿露蝗:
綠腿蝗是山核桃林區曾經暴發的另壹種蝗蟲。
這種蠕蟲每年都帶著卵在表土中越冬。初孵若蟲在4月中旬出現,成蟲在7月初羽化,7月中旬開始交配和產卵,成蟲在8月下旬開始死亡。初孵若蟲以地面禾本科、豆科等植物為食,從第二年生開始爬樹為害山核桃葉片。新鮮的人類糞便對成蟲也有特殊的吸引力,它們在進入性成熟期時從樹上飛到地上,在路邊的雜草中產卵。
預防和控制方法:
(1),地面噴灑法:4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采用地面噴灑法,用1500-2000倍液殺滅卵。
(2)7月,成蟲被誘捕樁誘捕致死。方法和模仿螳螂、秦的控制方法壹樣。
核桃樹修剪的幾種方法
(a)捷徑
切掉壹年生枝條的壹部分稱為短截。作用是促進新梢生長,增加分枝。對旺枝進行短截可以增加分枝能力,降低發枝位置,減少後面的禿頂,促進新梢生長。在構建樹冠骨架、培育結果枝、平衡樹勢、更新復壯等方面作用明顯。然而,短截弱枝通常會使它們幹枯。枝繁葉茂的枝條被剪短後,枝條的增粗、樹冠的擴大和根系的生長也會減弱。剁的越重,效果越強。所以剪短時壹定要註意樹勢和相關枝條的生長發育。對於枝繁葉茂的樹或強枝,可以適當剪短,對於弱樹弱枝,壹般不宜剪短。
短切時的切角和芽位與後期的分枝角度和分枝情況有壹定的關系,切前要考慮,不能忽視。每剪短壹根枝條,剪的時候壹定要認清剪芽的方向和位置,剪芽的方向壹定要保持在枝條生長發育的方向,否則越剪越亂。當延伸枝需要向母枝方向直線延伸時,後芽應留在或稍偏離後芽;如果有必要提高新尖的角度,削弱尖的優勢,可以把芽留在背上;如果妳不需要削弱頂端優勢,妳應該離開側芽稍微遠離妳的背部;如果要改變某些枝條的發育,可以將切芽留在發育側,新芽向壹側延伸;如果新芽需要向空的壹側生長,插條可以留在空的壹側。
切口的形狀和與切芽的距離對切芽的影響很大,要引起高度重視。在生產實踐中,芽常距剪口1 -2cm,其形狀為微斜的剪口,使分枝後剪口內不留幹堆,愈合和生長良好。當剪口離芽太近或剪口坡度過大時,會傷害剪下的芽或芽基範圍,枝條會向與原計劃相反的方向生長。撐樁過長,容易導致病蟲害,在壹定時間內影響樹木的生長。
(2)回縮
回縮是從壹根樹枝上剪下帶分枝的多年生枝條。具有改善下部光照條件、促進隱芽萌發、降低結果位、控制冠枝群發育、防止空洞、調整伸長枝生長方向、更新復壯枝群樹勢、延長結果壽命的作用。收縮的功能隨收縮的位置而變化。第壹,返老還童;第二是抑制。復壯在生產中的應用有兩個方面:壹是局部復壯,如回縮更新結果枝、長而下垂的多年生枝等。二是整樹復壯,主要是老齡樹的回縮和更新。生產中采用抑制,主要是在樹勢不平衡的情況下,控制強枝和輔助枝,抑制強骨幹枝。
(3)緩慢釋放
緩釋,緩釋是相對於捷徑而言的,不是捷徑就叫緩釋。緩釋保留的側芽多,以後分枝多;但多為中短枝,壯枝旺枝少。它的作用是緩和枝條的生長勢,增加短枝和中枝的數量,有利於養分的積累,促進幼旺樹的結果。除了背面直立的樹枝不適合慢慢放(整平後可以慢慢放),其他樹枝都有很好的慢慢放的效果。粗壯且水平延伸的枝條放置時間長,容易萌發前後生長相似的小枝。弱枝不短,第二年生長壹段時間,容易形成花芽。
(4)疏浚
稀疏意味著從基部剪掉樹枝。疏枝的對象壹般是雄花、病蟲害、枯枝、無用的長枝、過密的交叉枝和重疊枝。這樣可以調節枝條的生長,節約樹木營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冠的良好發育。間伐時,應在靠近枝條基部處切斷,不留樁,以利於切口愈合。
疏伐效果與疏伐枝的數量和強度有關。壹般對衰老枝群中的弱枝進行疏伐,可以增強保留枝的生長,提高結果能力,而不會對樹體造成任何傷害。但疏除強枝或大枝後,往往會起到抑制前者,促進後者,減緩向上和向下的作用。即可以削弱傷口前端,特別是傷口同側前方的分支生長,使傷口後方的分支相對加強,刺激後方的隱芽萌出分支,從而克服上強下弱或後方禿頂的現象,豐富下方和內腔分支群。因此,當樹勢不均勻時,長勢強的部分可適當間伐,長勢弱的部分應少間伐或不間伐,以達到抑強扶弱的效果。但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壹次性疏掉太多大枝,或者傷茬太高愈合慢,往往會使整棵樹(包括根系)長期衰弱。因此,當需要間伐的大枝過多時,應分階段、分批有計劃地進行間伐。
壹般采用短切、減薄、回縮、緩釋、取芯。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作用。在生產實踐中,壹定要因樹、因時、因地綜合應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修剪的雙重效果,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