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人口總面積220平方公裏。轄5個街道辦事處,164個行政村(居委會)。年末全區總人口21.25萬人,6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1.9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1.53: 100。出生率為12.78‰,自然增長率為9.39‰。
經濟概況:國內生產總值1692億元,增長31.3%。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165438+3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54.4億元,增長36.7%;第壹產業增加值3.5億元,與去年持平。地方財政收入9.6億元,增長42.3%。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7.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7.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74億元,增長23.3%。
在外經貿方面,新批利用外資項目124個,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55個。項目總投資654.38+0.485億美元,增長654.38+0.1.4%。合同利用外資654.38美元+2.38億美元,增長654.38+0.654.38+0.4%;實際利用外資4.73億美元,增長565438美元,增長0.4%。青島港外貿集裝箱航線西移至前灣港,港口經濟初現端倪。外貿出口穩步增長,達到7.7億美元,增長12.3%。實際利用內資38.5億元,膠澳高爾夫、萊鋼鋼構等壹批大型內資項目相繼入區。
按不變工業價格計算的工業總產值527億元(按現價計算的工業總產值353654.38億元,增長36.2%),增長48.2%。完成增加值95.5億元,增長25.7%;出口交貨值完成47.5億元,增長23.2%。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30.8億元,增長50.2%,占工業總產值的65.4%。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9家,累計80家;高新技術產品36項,合計147。
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億元,集體經濟總收入38.5億元,集體經濟凈收入3654.38+0億元,分別增長65.438+07.4%、65.438+08.8%和25.6%。在耕地面積和海水養殖面積大幅減少的情況下,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重點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精品園區和非農產業,總產值7.7億元。水產品總產量654.38+0.05萬噸,與去年持平。完成造林747.67公頃,其中退耕還林540.9公頃。
環保* * *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6億元,增長38.8%。城市化進程加快,建成區面積達到54平方公裏。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完成投資6543.8+0.468億元,增長64.6%;商品房竣工面積75.9萬平方米,銷售額9.98億元,增長40.5%。
積極推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小區面貌煥然壹新。市區新增綠地401.800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5.8平方米。
交通郵電領域的前灣港已建成亞洲第壹、世界第二的6個礦石、煤炭泊位和20萬噸級礦石碼頭,年吞吐量達3820萬噸。黃島油港位於前灣港北部,年吞吐量3000萬噸,可停靠30萬噸級油輪。2002年,整個前灣港區實現吞吐量8000萬噸,國際集裝箱運輸量達到340萬標箱。全區總裏程198.1km,公路密度90km/100km2,公路硬化率99%。全年客運量640萬人次,旅客周轉量8826萬人公裏,同比分別增長41.9%和42%。公路貨運量2223萬噸,貨運周轉量50266萬噸公裏,分別增長48.6%和556.5438+0%。
電信業發展迅速,全區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10000門,電話普及率為35.1/100人,居民電話普及率為93.94/100戶。
貿易旅遊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26億元,增長44.6%,私營、個體和其他經濟零售額分別增長96%、1.04%和1.654 38+0.2%。該地區有9800個商業網點和36000名雇員。集貿市場24個,交易額20億元,增長43%。旅遊景點有金沙灘、銀沙灘、月牙灣等海灘,以及竹茶島、連山島等自然島嶼。有美麗的竹山國家森林公園;這裏有齊長城、徐福石洞、馬濠運河和吳恙侯墓等名勝古跡。全年,* * *接待國內外遊客141000人次,旅遊總收入61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7%。
科教文衛區有山東科技大學、石油大學青島創業園、青島建築工程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青島濱海職業學院五所高校。民辦學歷教育學校8所,非學歷教育學校52所;普通高中1,職業中專1,初中7所,小學27所。文化機構包括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和油畫院。成立了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書法家協會以及音樂家和舞蹈家協會。舉辦第五屆中國青島金沙灘文化旅遊節和青島國際氣球節。有青島開發區電視臺、有線電視臺、廣播電臺、《沿海經貿》雜誌、《青島開發區日報》等新聞機構。全區有4萬有線電視用戶。
全區有壹所區級綜合醫院和壹所中醫院,三個街道辦事處醫院,壹個疾病控制機構,壹個衛生監督機構,壹個婦幼保健機構和壹個藥品檢驗機構。醫療床位610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9張。衛生人員801人,其中醫生598人,護士203人。高級職稱77個,中級職稱231個。
社會生活保障體系進壹步完善,對因項目征收而失去部分土地的農民給予184.7萬元的固定養老補貼。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全年歸集各類保險資金3.73億元,歸集率99%。全區職工平均工資達到125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