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這龜有多重?
王誌坤 養殖戶:98斤。
他叫王治坤,他說鱷龜是8年前,父親王欽良買回來的。現在只是他們家的寵物,而這壹排排龜架裏的黃喉擬水龜才是他們家用來掙錢的寶貝。記者采訪時,王欽良正是到崇左市江州區壹個叫林洪堅的養殖戶家中去買龜了,於是,我們也驅車來到了林洪堅家中。
王欽良 經銷商:去年是330元壹斤,前天還330元壹斤的 現在要350元壹斤,再高點380元壹斤還要。
林洪堅:在我們本地叫石龜,在廣東又叫石金錢龜。在它的龜殼上面有像我們以前用過的銅板,圖個金錢的吉利這樣。其實書名叫黃喉擬水龜。
林洪堅是江州區水產畜牧局的壹名司機,也是當地最早養龜的壹個人,說起他現在主要養的黃喉擬水龜。林洪堅說純屬偶然。
1995年,林洪堅和朋友到中越邊境壹個民間自發的貿易區,在那裏他看見有人在賣從越南販運過來的烏龜。出於好奇,對烏龜沒有任何研究的他,和朋友都各自買了些回來。
林洪堅:剛剛開始還沒有懂行,不懂哪個值錢。我只是想多買壹點回去,我選了56只龜,將近800元錢了
林洪堅沒有想到,壹年以後,他的56只烏龜竟然產下了100多枚蛋,最後還孵化出了70枚。於是,壹開始只是業余飼養的林洪堅開始嘗試著專業飼養,並有意識的去結識南寧以及周邊地區的養殖大戶。想不到到了1999年,南寧竟然有經銷商主動找到他,並出價5.6萬元,跟他買了70只黃喉擬水龜。林洪堅很奇怪,他的烏龜究竟會賣到哪裏去呢?後來從王欽良那裏,他才知道了答案。
王欽良 經銷商:有壹部分是做種的,有壹部分是到飯店裏面的,有壹部分是在市場上零售的。壹般到市場上的話,很多人都是賣到廣東。廣東是個養龜賣龜的大市場,人家都到廣東進貨。
王治國 經銷商:本地吃龜的觀念還是不怎麽普及,要是在廣東大部分人都是認可吃龜的。
林洪堅養龜掙錢的消息壹經傳出,上門討教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老林也很大方的推薦他們跟自己壹起養龜,並答應到時候幫他們銷售。於是,到了2006年,很多市民都紛紛利用家裏空閑的地方養起了黃喉擬水龜。
雷誌明原來是供銷社的職工,1999年下崗後靠做生意,建了壹幢4層的樓房。他把下面三層用來出租,自己和家人住頂層,目的就是利用樓頂來養魚。曾經他還為自己的這個創意得意了好壹陣子。
雷誌明 養殖戶:下面的房間是利用起來做其他事情還可以,留上面的空間妳不做這個做什麽?我這個樓頂是可以放100多噸水都不要緊的。
2005年以後,雷誌明發現很多人開始在家養起了烏龜,而且掙的錢比他養魚多多了。於是,他也開始心動了。
雷誌明 養殖戶:考慮養魚的收入不怎麽多,還是養殖烏龜好壹點。
2006年,雷誌明把屋頂的魚池清理完之後,把原先完整的魚池隔成了8個龜池,好飼養不同階段的烏龜,然後又花了5萬元買回了200只黃喉擬水龜。可是,這麽值錢的東西放在屋頂,他怎麽能放心呢?
雷誌明 養殖戶:這個就不存在問題了,我這裏周圍都是空的地方,沒人過來偷的。
看見大家在自己的帶動下,對養龜充滿了熱情,林洪堅很高興。但是沒多久,又有人紛紛找上門來。
林洪堅:規模養大以後,原來我們在水池裏面養。產出來的苗多了,沒地方放。
由於很多市民在家用來養龜的空間有限,隨著烏龜壹天天長大,數量不斷增加,空間就顯得越來越擁擠。
琢磨了壹個星期之後,林洪堅終於設計出了壹個長120厘米、寬40厘米、高30厘米的4層立體式龜池。只需要2000元錢的成本費,就將原來單位面積的飼養量擴大了4倍,效益也增加了4倍。
林洪堅:養大龜壹層可以養30只,4層就可以養120只了。
記者:這個屋子有多少平方米?
林洪堅:這個屋子應該說有10多個平方米。
有了林洪堅發明的龜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自己家裏狹小的空間養起了黃喉擬水龜。加上這種烏龜吃的少,飼養成本低,效益高。到了2006年,整個江州區的養殖戶壹***發展到了200多戶。
正當所有人都信心滿滿的時候,卻偏偏有個人因為養龜賠了個血本無歸。
他叫馮文喜,是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的村民。2007年,第壹次養龜的他就引進了100只龜苗。為了省錢,他沒有建立體式龜架,而是在自家的果園前面挖了壹個大池子。
2008年9月中旬,崇左開始下起了大雨。馮文喜沒想到,正是這場大雨讓他壹年來的心血都化為了泡影。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夜裏2點鐘左右我起來,這些石頭都給那場大水推到下面的河裏去了。
記者:這是條河嗎?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這是壹條河。
記者:它不是壹個池塘嗎?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不是。
記者:它通到哪裏?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它通到左江。
記者:妳來看的時候這裏面還有烏龜嗎?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這個石頭都沖完了,我還有烏龜嗎,是不是,那個時候都跑命了。
有了這次的教訓,還想繼續養龜的馮文喜想,回到屋內養的話雖然空間比較小,但是用立體養殖的辦法同樣能獲得跟室外池塘養殖相同的效益。而且還可以避免很多養殖風險。可建龜架,買龜苗也是壹筆不小的開支,自己的經濟狀況很難全部承擔這些費用。這時,有人告訴他,聽說江州區水產畜牧局現在對龜鱉養殖戶有了扶持政策,讓他去問問。
馮文喜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我就去找水產局,先找技術員找他們領導說。我們再養龜的話,妳們再給我們壹點建龜池的錢?
本來沒抱太大希望的馮文喜,沒想到壹個月之後,畜牧局真的給他送來了5000元補助金。
李天榮 崇左市江州區水產畜牧局 局長:2007年,江州區委區政府決定把這個庭院龜鱉養殖作為產業化進行推進,並且從財政和技術等等各方面給予大力的扶持。
原來,江州區政府看見養龜效益好,是壹個值得推廣,可以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產業。於是,2007年特地向自治區政府申請建立“庭院龜鱉健康養殖示範點”。並在2008年獲得了補助資金7.5萬元。馮文喜拿到的5000元補助金就是政府提供的貼息貸款。現在,他已經在家裏建起了壹個4層的立體式龜架,並重新養了200只黃喉擬水龜。看到馮文喜拿到了政府的補貼,很多原來想養又不敢養的農戶也紛紛在家建起了龜池,加入到養龜行列中來。
農慧瓊 崇左市江州區板麥村麥那屯養殖戶:我們在家裏面用2平方米的地方搭烏龜池,我們搭了4層 就相當於是8平方米的面積,8平方米裏面我們養了350多只烏龜。
藍大煌 中***崇左市江州區委書記:我們要建立和完善養殖協會和各種措施,為養殖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到目前為止,崇左市江州區的養殖戶已經發展到了523戶左右,總量達10萬只,產值1.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