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稱,我國儲蓄率從50%下降至45%,呈現“斷崖式”下降,但實際上,與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儲蓄率仍舊處於較高水平。從IMF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世界平均儲蓄率為26.5%,而我國則達到了47%。
由此可見,我國儲蓄率遠超許多國家的水平,也正是因此,我國才能夠成為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壹。當然,我國儲蓄率高還因為百姓們愛存錢,從央行數據來看,我國的存款總額壹直在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2021年第壹季度,我國人民幣存款總額已經達到了220.92萬億元,跟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約9.9%,同時,住戶存款也就是百姓們的存款也增加了6.68萬億元。
說起來,人們存錢都愛往銀行裏存,這不僅僅是因為方便,而是因為銀行的安全性非常高,人們對於銀行機構的認可度也最高。不過大家知不知道,其實銀行也是會破產的。
銀行也破產,我國已有4家
從1998年到2021年期間,我國已經有4家銀行破產了,按先後順序排列,分別是海南發展銀行、河北肅寧縣尚村農村信用社、廣東汕頭商業銀行,再加上今年2月正式被裁定破產的包商銀行。
這4家銀行破產的原因都各不相同,有擠兌潮引發的,有資不抵債的等等,其中,最近破產的包商銀行甚至還是壹家頗有實力的銀行,曾是亞洲銀行500強榜單中的前10,可如今,也走上了破產的道路。
這也讓人們知道了,原來大銀行也是會破產的。而且,大家不知道,銀行不僅僅會破產,甚至還有可能會“消失”,這就是銀行重組。
銀行重組進入“高潮期”
銀行重組其實很好理解,既然銀行也能破產,那麽就說明銀行也有“經營不善”的可能性,不過壹般都發生在壹些中、小銀行中,這類銀行的“金融風險”會比國有銀行以及其他大銀行要高,所以有許多銀行都選擇“報團取暖”。
就在2021年4月,在銀保監會“同意”後,山西地區就有5家地方性商業銀行進行了“合並重組”,搖身壹變成為了山西銀行,這也就意味著,原有的5家銀行將徹底“消失”。當然,這已經不是銀行重組的首個“案例”了。
此前已有多家銀行進行重組合並了。例如2020年7月,陜西省2家銀行合並重組成為榆林農商銀行;9月,4家銀行合並重組成為徐州農商行;2021年1月,12家銀行合並重組成立遼寧銀行等等。
可以說,銀行重組似乎已經進入了“高潮期”。不過,多家銀行重組其實也是壹件好事,據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在采訪時表示,中小銀行的重組可以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而且還能有效進行銀行資源的整合,對於整個金融體系的 健康 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而且據其預計,接下來還會有銀行合並重組的消息不斷傳出。
所以說,合並重組是好事,不過,對於儲戶來說,最關心的就是,銀行重組後,儲戶們的存款怎麽辦呢?需要馬上取出來嗎?讓我們來聽聽銀行業內人士的專業解答:
儲戶:存款怎麽辦?
根據銀行業的相關規定,無論是破產還是重組,對於儲戶們的存款,都有相關的“解決方案”,但是也是分情況而定的,視乎銀行是破產重組,還是單純的重組。
如果是破產重組,那麽可以按照我國存款保險條例來進行賠付。根據存款保險條例,最高賠付儲戶個人存款本金+利息最高50萬元,也就是說,50萬元以內的存款,都是由存款保險基金來賠付的。
超過50萬元的部分,可以等到銀行重組之後,進行資產清算,最後再給予儲戶。
而如果是單純的重組,也不管擔心,因為重組後儲戶的存款金額不會改變,只是相當於存款地點換成了新的銀行,因為重組後成立的銀行會將重組的所有銀行的存款、債券、負債等等全部“吸收”。
不過,如果大家還是擔心,那麽可以在國有銀行中存款,畢竟有“國家背書”,且實力雄厚,破產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最後,有壹點要提醒大家,不只是存款,就連欠銀行的貸款,破產後或者重組後,也要按時按額的還款。
大家平時都在什麽銀行裏存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