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樓市收緊再發信號!房企高杠桿的終結:從房到房再到“三條紅線”

樓市收緊再發信號!房企高杠桿的終結:從房到房再到“三條紅線”

雖然房企有意識地加強了資金的安全性,但政策的收緊明顯超出預期,而且從各方面來看,這都不是短期行為,而是常態化的手段。房地產企業高杠桿快速擴張的時代即將結束。

最近幾個月,主管部門對房地產融資的監管正在快速升級。6月24日,銀監會發文強調“嚴控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7月24日,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實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研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

其中,對房地產融資的管理主要基於“三條紅線”,具體為:剔除預付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期負債率小於1倍。根據房企的“踩線”,分為“紅、橙、黃、綠”四個等級,然後實行差異化的債務規模管理。

房地產企業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長期以來習慣於負債發展。在行業的“黃金時代”,總有通過階段性高負債實現高增長的案例。但與此同時,高負債也拖累了部分房企的資金鏈,對資金安全構成威脅。

近年來,隨著房住不炒的觀念深入人心,房地產迅速回歸居住屬性,負債管理逐漸收緊。雖然房企有意識地加強了資金的安全性,但政策的收緊明顯超出預期,而且從各方面來看,這都不是短期行為,而是常態化的手段。

從“C端”到“B端”

房地產融資政策收緊看似很突然,但實際上這幾年樓市調控的基調壹直是“去杠桿”。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後,監管層陸續出臺多輪政策,地方政府也紛紛發文規範。到2019,房地產長效機制逐步試點,意味著此輪樓市調控進入常態化階段。

在此期間,需求端的去杠桿政策最為引人註目。除了之前的限購限貸措施,各級監管部門還出臺了“限售”措施,通過規定房屋持有期限來抑制短期炒房行為。

今年二季度,部分區域市場迅速從疫情中恢復,各種資金湧入樓市。為了抑制市場過熱,壹些城市開始打擊“資金貸”和“住房貸”,還有很多城市出臺文件,堵住“假離婚”的漏洞。這些措施也是在需求端去杠桿化。

恒大研究院指出,2020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18.9%,較2016年的38.7%下降了19.8個百分點。

直到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出“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樓市去杠桿的重點才從“C端”轉向“B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監管部門已經進行了多輪調研和征求意見,部分房企也參與其中。從去年開始,很多嗅到政策動向的企業開始調整債務結構,控制債務規模。再加上良好的市場銷售和寬松的融資環境,全行業負債率低於往年。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2065438年中期+2009年是房企有息負債相對高點。“房企從2019下半年開始壓縮有息負債規模,此輪融資政策收緊與行業戰略部署壹致。”

事實上,“B端”的監管可能會成為壹種常態化的手段。不少受訪者認為,“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壹部分,正式實施後將繼續執行。

杠桿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房企到位資金有近壹半來自銷售(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其余來自融資。所以無論在需求端還是融資端,去杠桿政策都會有不小的影響。

上海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年來,銷售端的杠桿管控越來越嚴格。以預售條件變更為例。“最早的時候,拿了地,有了規劃設計之後,就可以賣了;後面的工程必須開工,但只要地上地下層數達到‘正負零’。”

他說,這項政策後來演變成,除了要求建設進度外,還有資金投入比例的規定。這兩年有城市提出了房產必須封頂的硬性要求。而且按照規定,保證金和預付款必須進入專門的監管賬戶,並且僅限於項目開發建設。

“靠壹個項目的保證金和預付款來支撐壹個或多個項目的滾動開發,那個時代早就過去了。”他說。

同時,2013 -2014之後,房地產行業由供不應求進入供過於求階段。雖然仍有結構性機會,但整體需求紅利正在迅速消失。

相比之下,在不同時期,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環境是不同的,房企通常會利用融資環境較好的機會來獲得資金回籠的空間。更常見的是,房企通過擴大融資規模,以高負債的方式擴張。

“剔除預付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作為“三條紅線”之壹,壹直被視為房地產行業負債率的紅線。當市場處於上升周期,行業快速擴張的時候,突破這條紅線的情況比比皆是。

以2017為例,據Wind統計,截至2017年6月30日,136家上市房企整體負債率為78.9%。50強房企中,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超過壹半。雖然這個指標是不排除預收賬款的結果,但還是偏高。

到今年年中,房企資產負債率普遍下降,但即使在大型房企中,突破“紅線”的案例依然很多,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前50家房企仍有1/3左右。

"實際情況比表中反映的要嚴重得多。"前述地產商指出,很多企業通過表外融資隱藏債務,而表內財務指標依然健康。此外,近年來流行的跟風投資也容易被做成表外債務。

他說,這是房地產行業發展慣性的反映,即通過高負債實現高增長,甚至“彎道超車”。雖然也有因為負債過多導致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但這種模式在過去的實踐中屢試不爽。

減少債務很容易,但高增長很難。

由於對債務規模的精準約束,“三條紅線”的推出很可能打破這種路徑依賴。

監管層根據“三條紅線”接觸條件的不同,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個等級。以2065438+2009年6月末有息負債規模為基準,三項指標均踩線的“紅檔”企業的有息負債不予增加;對踩兩項的“橙檔”企業,有息負債年增長率不得超過5%;只有壹家“黃檔”房企,有息負債年增長率可放寬至10%;各項指標符合“綠檔”要求,有息負債年增長率可放寬至15%。

國泰君安以200強房企中91家有股債且財務數據相對完整的房企為樣本。按照“三條紅線”來看,綠色、黃色、橙色、紅色的房企分別占31%、32%、13%、24%。

如果把參加座談會的12家重點房企分開,不踩線的“綠色”房企只有4家,分別是保利、中海、華潤、華僑城。

70%左右的“排隊率”證明了政策約束的嚴酷。雖然這壹政策在國外的表述中被定性為“利好”,但卻被稱為行業的常態。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企業在進行該政策的研究。

記者了解到,多家房企獲得了上述文件的原文,但並不清楚具體的實施細節和實施規模。有房企與熟悉的金融機構溝通過,沒有得到確定的答復。有北京房企人士告訴記者,金融機構也在等待相關指導文件的正式下發。

盡管如此,由於此事的嚴重性,很多房企內部已經形成了“減債”意識。上述北京房企人士透露,其公司要求在政策正式落地前好好研究,形成幾套方案。

就整個行業而言,國泰君安認為,此輪政策收緊對行業整體影響不大,因為“行業整體償付能力較為穩定”,實質風險可控。“雖然融創、榮盛等部分房企紅橙檔,但財務指標超標幅度較小。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季末銷售收款、表外融資、減少臨近季末的現金支出來改善資產負債表的靜態流動性,從而改善檔位,減少融資約束。”

但減少債務很容易,但高增長很難。前述上海地產商表示,“時代在變”,通過高負債擴張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他表示,按照新規,即使達到“綠檔”的標準,企業的借款規模仍然有限,而且考慮到行業已經進入“白銀時代”,市場空間正在縮小。這也意味著行業的階層將繼續固化,“彎道超車”的機會將不復存在。此外,如果監管部門決心足夠大,未來會對表外債務進行管理,企業融資的空間會更小。

至少在短期內,這種預期引發了壹些戰略變化,比如拿地和投資。在前不久的房企中期業績會上,雅居樂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卓林表示,“我們現在不能亂拿地...如果下半年沒有好地,沒有好項目,我們明年就拿地,因為拿錯地是壹件很痛苦的事情。”

  • 上一篇:藜麥在中國的種植面積和面積有多大?種植技術呢?
  • 下一篇:LPR是什麽?了解它在房貸中的重要作用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