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買錯保險比不買保險更可怕,為什麽這麽說

買錯保險比不買保險更可怕,為什麽這麽說

做父母是沒法子辭職的,也沒法子補考重新來過。父母們,沒有終點,總要努力,好上加好。也正是基於這種責任,越來越多的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各種購買“保險”,以期能應對不可預知的各種風險。

可您知道嗎?保險並不是壹劑萬能藥,買保險也是壹門科學,買錯保險比不買保險可能還要遭受更大損失!正如今天要說的這兩個案例:

案例壹:

東莞的Z先生從事副食批發生意十余年,生活也算小康,保險意識不錯的他想到了要通過保險來轉移風險。2016年初,他給自己和妻子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險,給兩個孩子投保了年金保險。Z先生考慮的初衷是,孩子患重大疾病的風險比較低,投保年金險可以在自己急需資金時通過保單進行貸款周轉。而自己和妻子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先給大人購買健康保險,以保證家庭不受重疾治療所累。

然而疾病的降臨往往出乎意料,在投保後的第34天,年僅4歲的小兒子竟不幸被診斷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Z先生為此四處求醫,花了好幾十萬,壹病回到解放前。

遺憾的是,孩子僅有1萬元保額的附加住院醫療保險,且觀察期內發生的疾病還屬於合同規定的責任免除範圍,也就是說,Z先生理論上可獲賠的醫療保險金為零。

“為什麽我當時沒有先給兒子買健康險,哎。”想到此,Z先生追悔莫及。

雖然後來因在觀察期後仍有多次住院治療,除白血病之外還並發有肺部感染,經保險公司慎重討論,按照觀察期外肺部感染,向Z先生賠付了1萬元醫療保險金。但這筆錢對龐大的醫療費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案例來源:長城網)

案例二:

桂林客戶李女士與丈夫婚後經營著壹家戶外用品商店,日子紅紅火火,兒子降生後,二人將其視為掌上珍寶,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

怎料2017年1月,李女士剛滿1歲5個月的兒子小寶突然出現反復高燒的情況,經醫生確診,小寶不幸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需要盡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手術費加上後續康復費用,預計超過80萬元。

正考慮把生意再做大的李女士與丈夫不得已把商店關了,壹面帶著小寶求醫,壹面四處籌措巨額的醫療款項,壹家人的生活舉步維艱。

不幸中的萬幸是,李女士想到了曾為兒子於2016年7月投保的壹份保險:主險41萬,附加少兒重疾40萬、少兒陪護金5份及豁免險,期繳保費7000元。經報案、申請理賠、審核等壹系列流程,最終確定孩子的病情符合重疾條款約定,且符合重疾雙倍賠付條件,故賠付少兒重疾82萬元。其中少兒重疾40萬,少兒特定重疾保險金40萬+少兒重疾陪護金2萬,以後各次重疾陪護金於重疾確診日後的第2至第6個保單周年日對應日按月依次給付***計10萬,並豁免長險以後剩余各期保險費7.9萬元,故***計賠付99.9萬元。

當還在廣州為兒子求醫的李女士接到公司正常賠付短信通知後,不禁向理賠人員表示:“我兒子有救了!”(案例來源:廣西新聞網)

當惡性腫瘤已成威脅孩子健康和生命的第二殺手,給孩子買保險,健康險千萬別忽視!

正如壹位母親給他的兩個孩子分別投保50萬的健康保障後,說的這樣壹段話:如果孩子壹生中真的罹患疾病,治不治得好那是老天爺和醫生的事情;但有沒有錢治,那是我的事情,如果因為前者,我會很傷心但能放下;如果因為後者,沒錢治療而不得不放棄,那會是我永遠的痛,我會永遠無法原諒我自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麽買,哪個好,手把手教妳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 上一篇:路捷的新能源汽車怎麽樣
  • 下一篇:買房沒網簽可以辦理貸款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