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為什麽1873到1896的歐洲大繁榮會發生大蕭條?

為什麽1873到1896的歐洲大繁榮會發生大蕭條?

1,產能大幅提升,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持續下降。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以及壹系列工業化國家的崛起,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各種工業產品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口增長和市場擴張的速度,導致價格不斷下降。特別是英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加入了對工業品和原材料的爭奪,破壞了“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使其失去了“或多或少對某些特定市場的絕對控制”。其中,農業成為重災區尤其與農業技術進步和運輸能力提高有關。隨著收割機、播種機、化肥、排水瓦的使用,以及這壹時期小麥新種子的出現,產量有了很大提高;由於交通條件的改善,火車、輪船和冷藏技術的使用,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地的食品和肉類源源不斷地進入歐洲,歐洲的同類產品根本無法與之競爭。

技術和生產的進步會帶來壹些在農業社會根本無法想象的情況。卡隆曾經講過法國的經歷:1860-1880時期,鐵路雖然有利於“偏遠地區”,但“加劇了地區間的不平衡”。因此,在經濟蕭條時期,“工廠幾乎倒閉,紡織工業在利木贊消失,冶煉工業在普瓦圖消失,鋼鐵工業在貝裏消失,織布工業在中南部地區全部倒閉”。總的來說,技術進步、交通條件改善、工業化擴大、國內外市場壹體化,加劇了國內外競爭,加劇了不平衡,普遍降低了價格,使許多企業破產或半破產成為普遍現象。

2.貴金屬短缺造成了“大蕭條”,這是當代人非常強烈的觀念。例如,在1894中,英國有人指出:“正是因為在過去20年中商品大量增加,如果價格不下降,貨幣量就需要相應增加;正是因為相應數量的貨幣不容易獲得,價格才下跌。這確實是所有這場辯論中最重要的論點,也是人們在理解當前問題時感到所有困難的根源。”但庫爾特指出:當時人們把蕭條歸結於商品的增加和黃金供應的短缺。"這種因果關系的確切性質從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有各種各樣的相關理論,其中壹些值得註意。

正如熊彼特所說,這些理論的特點是,“把蕭條歸因於壹般貨幣收入的缺乏...或歸於人們的儲蓄習慣,或最終歸於某些階層的收入不足和另壹些階層的儲蓄習慣”。然而,主流經濟學家鄙視這些理論。“他們顯然沒有註意到儲蓄可能造成的失衡,甚至沒有註意到儲蓄用於銀行貸款在循環中所起的作用,從而留下了壹大片不設防的荒野。今天的經濟學家回過頭來看,在這片荒原上似乎有壹個燦爛的光圈,裏面站著J.A .霍布森的形象。其實光圈裏不止霍布森壹個人。霍布森沒有預測到今天的凱恩斯理論。”換句話說,這些理論中有壹些閃光的東西,是舊理論和凱恩斯理論的過渡,但還沒有發展到成為凱恩斯先驅的地步。

這就涉及到金本位在19年末是否起到了積極作用的爭論,但壹般認為它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壹個公正的評價是:“1914之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往往使國際貨幣政策學者陷入壹種危險的錯覺,即該體系的特征是有序調整和整體穩定運行”;實際上,這壹體系的運行“並不完美”,但在1895-1913期間,“固定匯率在正常時期和危機時期都是穩定的”,於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金本位制。

3.當高速發展造成經濟失衡、分配不均、破產和失業蕭條時,經濟並沒有整體下滑,而是其快速的變化和調整造成了各部門或階層的分配不均,造成了各種慘不忍睹的局面。所以,在談價格下降的時候,不要簡單地把它等同於利潤減少。卡隆指出,“盡管價格下降,工資上漲,但工業利潤增加了,盡管增加的趨勢有時會被打斷”,這通常發生在危機到來的時候。因為不同的行業或部門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有不同的經歷,在他們同時代的人中,會聽到更多的行業遭遇困境的抱怨,從而造成經濟全面崩潰的假象。20世紀初,米妮·思羅普(Minnie Throop)指出,繁榮時期商品需求平均增長25%,而生產成本平均只增長65,438+00%。但有些行業的生產成本會相對高於其他行業,需求也會相應調整。壹些工業部門會發現自己的利潤會減少,而其他部門的利潤會迅速增加。壹般來說,在危機之前,利潤並沒有普遍下降,普遍下降只是蕭條來臨時生產停止上升的結果。

在壹定程度上,大蕭條也可以看作是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的壹種表現,因為它的作用是淘汰舊的,支持新的。1878英國有人說:“這種蕭條時期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即使是直接受損的行業。在此期間,發明變得流行,人們盡壹切努力減少開支和提高效率,行業和公眾最終將從中受益。暴利的時候,沒有時間,也沒有動力去做這些事情;是壓抑收縮時期的生存需要,迫使人們去關註它們。蕭條的結果也迫使人們關閉和放棄了許多過時的機器,因為它們不再能在競爭中承擔應有的責任。”這裏強調危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或必然性,類似於經濟周期的思想。

  • 上一篇:農行公積金貸款利息農行公積金貸款計算
  • 下一篇:平安保險的話術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