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縣塊根種植專業合作社蘆筍深加工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壹、項目概述
1,項目名稱:蘆筍深加工項目
2.項目地址:清徐縣徐溝鎮西槐園村
3.建設規模:建設配套基地3000畝,年加工蘆筍茶產品3000公斤。
4.項目實施單位及法定代表人:清徐根生種植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陳根生。
5.建設性質及進度:(擴建)2010,11竣工。
6.項目概述:
該項目立足清徐縣蘆筍種植的自然資源條件,建設3000畝無公害蘆筍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各類新鮮蘆筍為主要原料,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通過殺青、揉撚、烘幹等典型工藝,精曬、烘焙、炒制成蘆筍茶。每年加工生產蘆筍茶產品3000公斤,所有加工工序均采用無公害程序處理。產品符合國家衛生質量標準,具有保健、營養、方便、衛生、經濟的特點,符合人們的健康理念,市場前景廣闊。
二、項目背景分析
清徐種植蘆筍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世界上最好的蘆筍產區。農民種植蘆筍效益高,特別是我們在中低產田的推廣應用,使大量鹽堿地建成了山西高效農業示範區,種植蘆筍成為近年來農民的首選。清徐是無公害蔬菜示範縣,氣候溫暖適中,晝夜溫差大。在這種小氣候下生產的蘆筍具有皮薄、質脆、纖維少、品質優的特點,口感和風味符合國外利益,是市場上的搶手貨。項目區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水性強,肥力強,獨特的氣候形成了蘆筍生長的最佳環境,特別是20年以上。蘆筍莖枯病這種世界性的病蟲害在清徐不流行,發病率降低,使我縣在生產季節的用藥量大幅下降,克服了出口貿易中農藥殘留超標的技術壁壘問題,為無公害生產提供了天然便利。全縣2.4萬畝蘆筍分布在7個鄉鎮,65438+。
清徐縣現有耕地41.3萬畝,其中適合種植蘆筍的約654380+萬畝。經過多年的發展,清徐已建成全省最大的綠竹筍基地,特別是經過20多年的發展,農民對蘆筍的認識不斷加深,具備了躍進高檔優質蘆筍國際市場的壹切條件。第壹代混動開發完成後,可以充分利用我國陸地氣候和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打造國內最大的F1混動原料供應和生產基地,成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黃金產業。因此,種植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深加工技術,負責蘆筍產品的加工轉化,保障蘆筍產業的發展。清徐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307、208、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城南北,為產品走向市場提供了便利。為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發揮綜合效益,擬建設該項目。
清徐根生種植合作社位於徐溝鎮西槐園村。它成立於2006年,並於2007年註冊。成立之初只有6個股東,到2007年底發展到72戶,其中本村70戶,非農戶1戶,廣源種植場1戶,股權25 * *。主要人員構成:董事(法定代表人)1人,監事1人,會計2人,托管人1人,技術人員3人,辦公人員2人,銷售人員2人,其他10人。2009年耕地5184畝,其中太谷縣胡村鎮西槐園村3200畝,南陽村1984畝,分別種植玉米3000畝,其中試種大豐26號50畝,畝產達到700多斤。1000畝蘆筍,1184畝蔬菜、高粱、谷子、大豆。管理機構由五個部門組成:董事會會議室、技術部、生產和銷售部、行政和基建部、物流和財務部。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節奏的加快,對生活質量和保健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無公害保健食品的需求很大。清徐縣目前沒有無公害保健食品加工項目,因此本項目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生活健康的需要;也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由於蘆筍茶原料生產占用大量資金,雇傭大量工人,對流動資金的需求非常大。今年企業周轉有些困難。所以急需向政府申請小額貸款,以解燃眉之急。
四、項目建設條件
1.區位優勢及交通條件:項目單位所在的徐溝鎮西槐園村位於208國道清徐段左側,距省會太原42公裏,交通便利,附近無無公害企業。
2.基礎設施:轄區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配套。
3.當地建築材料齊全,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
4、種植蘆筍時間長,經驗豐富。項目區自然資源豐富,自然環境無汙染,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蘆筍種植歷史悠久,農民種植管理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精耕細作,產量高,品質優,能為項目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
動詞 (verb的縮寫)建設內容和規模
該項目是清徐縣第壹個無公害蔬菜清潔蔬菜加工項目,由無公害蘆筍生產基地、蘆筍茶加工車間、監控中心、配送中心、技術培訓中心組成。加工工藝和設備選用先進的加工流程,工藝和產品符合標準。蘆筍茶年加工量3000公斤。
1.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形成3000畝規模的無公害蘆筍生產基地,與農戶簽訂供銷合同,農戶按照蘆筍生產規程要求生產蘆筍,合作社負責蘆筍的收購、加工、包裝和銷售;基地有專人負責,加強技術指導,嚴把生產源頭,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農藥的品種和間隔時間),保證蘆筍的質量。
2、加工基地建設:
主要建設項目為:建設冷庫130平方米,擴建加工車間,新增蘆筍茶加工生產線和包裝設備,進行保鮮、脫水等初、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年產蘆筍茶3000公斤的加工規模。
加工設施:蘆筍初加工車間,面積1000平方米;面積800平方米的蘆筍茶生產車間;配備蘆筍茶加工生產線和真空包裝生產線;配備1運輸車輛。
不及物動詞市場分析和預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蔬菜消費需求逐漸由“量”向“質”轉變,倡導無公害、健康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逐漸成為當前消費趨勢。
蘆筍茶幹茶,用90度開水沖泡的茶湯色澤清綠,香氣陣陣,清香撲鼻,清心潤肺,經久不衰;初入口有微苦的感覺,但通過喉嚨後就很容易流動,沒有任何不好的味道。過喉後,口中仍有余香,清新微甜。蘆筍茶保留了更多蘆筍腋芽中的天然物質。其中礦物質、蘆丁、蘆筍皂甙保留鮮葉95%以上,葉綠素50%左右,維生素損失較少,從而形成了蘆筍茶“湯色清綠,滋味收斂強”的特點。研究和試驗表明,蘆筍茶中保留的蘆筍天然成分對抗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壹定的作用。因此,該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1,喝蘆筍茶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
每100克蘆筍茶含維生素0.009微克;0.235毫克維生素B2;和0.355毫克葉酸。還含有0.035毫克的維生素e,多種維生素按溶解度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和B)可以通過喝茶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喝茶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的好方法,經常喝茶可以補充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需求。
由於脂溶性維生素不溶於水,如維生素E,用開水沖泡的蘆筍茶也很難被吸收利用。所以建議喝茶後壹起吃蘆筍茶。適當的“飲茶”可以彌補這壹缺陷,獲取蘆筍茶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營養成分,充分發揮蘆筍茶的營養價值。
2.喝蘆筍茶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蘆筍茶中蛋白質的含量很高,達到25.4%。而能被飲茶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質含量在2%左右,大部分蛋白質不溶於水,存在於茶渣中。茶葉中含有25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是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中的六種。
3.喝蘆筍茶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
蘆筍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元素有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碘。蘆筍茶中鉀的含量極高,每100克蘆筍茶含鉀2.25克,是各類茶中最高的。每100克蘆筍茶含鈉60毫克,鈣765毫克。微量元素富含鎂、鐵、銅、錳,每百克蘆筍茶中的含量分別為250毫克、24.5毫克、1.25毫克和5.45毫克。這些元素在人體的生理功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經常喝茶是獲取這些礦物質元素的重要渠道之壹。
蘆筍茶蘆筍因其營養豐富、抗癌、降血脂、解毒利尿、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壹直暢銷國際市場。蘆筍作為珍貴的高檔世界名菜,多年來壹直供不應求。蘆筍茶是21世紀的綠色健康飲品,回味悠長,以蘆筍最有營養的芽尖為原料,采用傳統制茶工藝精心制作,保留了蘆筍原有的營養保健成分。
七。項目技術和產品
蘆筍茶因采摘時間不同,可分為春茶和秋茶。由於蘆筍在最後壹年的生長和營養轉化,以及冬季的充分休眠。春季適中的溫度和充足的水分供應,使得初春第壹批竹筍的腋芽特別肥壯,顏色翠綠,葉片柔軟,嫩芽上有許多絨毛。壹些與品質有關的有效物質,特別是蘆丁、蘆筍皂甙、氨基酸,相應的總氮含量和多種維生素的富集,不僅使蘆筍茶口感清爽,香氣濃郁,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所以早春的蘆筍茶,尤其是初春的第壹次蘆筍茶,往往是壹年中最好的時期。沖泡時清香爽口,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持久,醇厚爽口,回味甘甜。
由於夏季天氣炎熱,蘆筍的嫩芽和葉片生長迅速,春季集中采收蘆筍,使蘆筍植株中的營養成分大大降低。另外,夏天蘆筍植株病蟲害多,往往需要用農藥防治,所以夏天不適合采茶。秋天的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蘆筍植株春夏生長積累,新梢含量相對增加,秋季晝夜溫差加大,有利於幹物質的積累和轉化。此時嫩莖葉新長出的腋芽比較肥美,調制出來的茶葉口感和香氣也比較平和。茶湯中可溶出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低於春茶,尤其是氨基酸和總氮的減少,使得茶湯的口感不如春茶清新。
蘆筍茶是蘆筍茶的壹種,是在蘆筍植株的枝條剛剛展開,枝條上的腋芽叢生,蘆筍的針狀準葉尚未展開時采摘的。經過殺青、揉撚、烘幹等典型工序,精細鞣制、烘焙、油炸。
產品生產流程:
基地生產→產品收購→原料驗收→分揀→清洗→甩幹→修剪→殺青→烘烤→粉碎→篩選→裝袋→裝箱→入庫。
產品分類:1、螺旋蘆筍茶2、片狀蘆筍茶3、顆粒狀蘆筍茶4、粉狀蘆筍茶。根據包裝:簡裝蘆筍茶、罐裝蘆筍茶、禮盒蘆筍茶、袋裝蘆筍茶、袋裝蘆筍茶。從價格上看,由於螺旋蘆筍茶對原料和制作工藝要求較高,價格相對較高但品質相對最好。片狀蘆筍茶是由蘆筍片和其他調味料制成的。對原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價格略低於螺旋蘆筍茶。顆粒狀和粉末狀的蘆筍茶,袋泡茶包裝,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價格低廉。比較適合居家旅行。
八。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1.項目總投資:(356萬元)
其中,建設30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需要投資654.38+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54.38+0.56萬元(加工車間、冷庫、配套設施建設654.38+0萬元,生產設備37萬元,監控中心654.38+0萬元,培訓中心5萬元,配送車輛4萬元),流動資金6萬元
2.資金來源:申請財政支農資金30萬元,項目單位自籌326萬元。
30萬元財政資金主要用於:
(1)培訓農民2000人,65438+萬元。
(2)引進新蘆筍補貼654.38+0.4萬元。
(3)快速測量儀、蟲情測報儀3萬元。
(4)信息網絡建設3萬元。
九。效益分析(計算)
1,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投產後,每年可生產蘆筍茶3000公斤,年銷售收入可達600萬元。
2.社會福利
(1)滿足大眾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2)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程。
(3)合理保護和利用土地與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推進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
(4)發展壹個產業,解決壹部分人的就業,可以有效安置約100富余勞動力。
(5)能夠顯著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平均每畝可增收約1.500元,帶動農戶1.000人,受益農戶總收入300萬元。
3.生態影響
該項目以蘆筍為主要原料,經過深加工後完全轉化為產品,不產生其他廢棄物,生產過程中無“三廢”排放。蘆筍在生產過程中經過水洗後,只有部分沈澱物混入水中,可以作為農業生產用水。其生產工藝已通過環境質量評價,符合國家要求。
X.可行性研究的結論和建議
項目區自然、生態和社會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完備,資源豐富,生產開發能力強,產品市場潛力大,可持續發展後勁足,發展現代農業基礎好。項目建設的內容和規模主要以清徐資源和產業優勢為基礎,以提高蘆筍產業經濟效益、增加產品附加值和產品出口創匯能力為重點。產品設計方案和技術路線科學合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項目承擔單位具有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和多年的農業綜合開發經驗,為項目如期完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項目建成後,不僅將促進清徐農業經濟的發展,還將促進太原及周邊地區蔬菜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產業化、農業增收和財政增長的目標。該項目效益明顯,可行。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