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和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1社會平均利潤率2借貸資金供求3央行貨幣政策4預期通貨膨脹5國際利率水平和匯率6微觀因素。就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利率的調整是政府幹預經濟最常用的手段。央行在采取緊縮政策時,往往會提高再貼現率或央行控制的其他基準利率(四大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當央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會降低基準利率。
作用:利率之所以能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發揮調節作用,是因為利率變動產生了成本效應、流動性效應和心理效應。1利率對儲蓄和消費的影響。利率提高,壹方面資本收益增加,居民會減少即期消費,增加儲蓄;另壹方面,由於利率提高,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生產規模縮小,直接導致居民收入和消費減少。主要是因為流動性萎縮。2利率對投資的影響。投資和利率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利率對投資的規模和結構都有調節作用。企業僅靠自身積累投資往往是不夠的,需要籌集大量資金。利率下降,企業融資成本降低,社會投資擴大。3利率和物價水平如果社會在壹定時期內實現了充分就業,那麽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增加只能導致物價的上漲而不能增加供給。這時候加息可以抑制總需求,防止通貨膨脹。當經濟不景氣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資,防止通貨緊縮和經濟下滑。
存款準備金:為了保證存款機構的償付能力,也為了中央銀行調節信貸規模,控制貨幣供應量,各國法律壹般都要求存款機構對其存款保持壹定比例的準備金,即法定準備金。這些準備金(包括壹部分超額準備金)可以由存款機構以庫存現金的形式持有,大部分應由中央銀行保管,存款機構在中央銀行開立準備金賬戶並存放。
貨幣政策由中央人民銀行執行。財政政策由財政部執行。這兩個部門由國務院統壹管理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