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助學貸款 - 如何評價電影《大短》的專業性?

如何評價電影《大短》的專業性?

挺專業的。對比以下細節,妳會發現電影裏基本都有提及,並無玄機。

如果妳還不明白,我在這裏簡單介紹壹下。住房貸款,妳懂的。單筆貸款金額小,風險範圍大,於是有人想到把壹批住房貸款的債權捆綁在壹起,作為債券賣給別人,降低了交易成本,大規模分散了風險。這就是所謂的MBS。漸漸的,信用好的貸款都打包賣了,只好想到信用不好的貸款。不良貸款的MBS怎麽賣?聰明的是,銀行家們發明了CDO,也就是說,信用不良的貸款被打包成CDO,並分成兩部分。A級份額的利息低,而B級份額的利息高。如果這整筆貸款出現違約,B級先虧損,B級再虧損,然後賣給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沒人要B級?我自己拿個保證書,然後找評級機構評估AAA。又是壹個待售的好產品!後來不良貸款都用完了,那就賣CDO的CDO吧!就是把CDO作為貸款(本質上確實是債券)重組打包出售。子孫無數,5000萬房貸可能後面還有20億衍生品。這個遊戲有什麽問題?如果放在幾層以下的原貸,壞了就違約了。違約多了,最低的債權收不回來了,疊加在上面的債券就全完了。到最後,某個倒黴的人手裏拿著很多CDO或者為CDO做了很多擔保,就倒閉了,比如雷曼兄弟。另壹方面,如果貸款違約,房子會被銀行沒收拍賣,增加房市供應,壓低房價。這種情況很多,打算好好還貸的人看看。媽的,我家房子的價值已經跌到低於我的未還貸款了,我幹脆不還錢不要房子了。於是房子被沒收,進入房市,進壹步壓低了房價。最後房地產崩盤,很多人無家可歸。

幾個聰明的熊發現了這些問題,於是去投行買了壹個叫CDS的東西。這個東西名義上是壹種保險,就是當投保對象的CDO沒事的時候,空頭要向投行支付保費,當CDO崩盤的時候,投行要向空頭支付CDO的損失。但是,這個東西叫保險,其實就是空頭。為什麽?因為這些空頭根本不持有CDO。打個比喻,妳給房子投保,房子燒了,妳索賠,得失相抵。但是這個房子不是妳的,而是妳給它買了保險(受益人是妳),買了100份。這不是打賭這房子會被燒毀嗎?這實質上是做空CDO。在房地產市場繁榮的日子裏,沒有人認為CDO會崩潰,所以CDS是免費的東西,投資銀行當然願意出售。直到最後期限到來,除了高盛,在崩盤之前,CDO大甩賣,大量買CDS(也就是電影《追繳保證金》講的故事),其他大銀行都吃光了,甚至倒閉。幾只大熊笑到了最後。妳說,他們只是聰明和敏銳。他們怎麽了?賣空者就像金融體系中的啄木鳥,能以最快的速度發現問題,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力。

接下來的故事是政府救市,因為幾家大銀行(加上發行了無數CDS的保險公司AIG)太大了,美國經濟壹垮就垮,別無選擇。最後還是納稅人的錢。電影《大到不能倒》詳細講述了這個過程,可以作為這部電影的續集欣賞。

妳問:怎麽能把錢借給還不起的人?因為在火爆時代,貸款的債權可以賣給銀行(可以打包賣給投資人),我可以連本帶利收回當時的錢。最後還不上錢跟我有什麽關系?歸根結底,問題是委托鏈條太長,貸款決策的人(貸款給還不起的人的人)和承擔風險的人(最終持有CDO的投資人)隔了十幾層。責任和風險的分裂是災難的根本原因。

妳問:投行怎麽可能接手或擔保壹筆不良貸款的CDO,為了手續費而忘乎所以?他們查看數據。這麽多貸款,雖然利率高,但是違約率不高,為什麽不做好生意!為什麽違約率不高?因為貸方為了放貸而創造了浮動利率。借款人前兩年利息很低,自然不容易違約。然後興趣又起來了,他就走了。過了幾層樓,沒人註意到這些。克裏斯蒂安·貝爾的作用首先被註意到,他發現浮動利率的大規模上升將發生在2007年第二季度。他真的很棒。而大公司(銀行)太大而不能倒,所以做出靈活的決策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高盛在這壹點上真的很牛逼。

妳問:評級機構怎麽能沒良心的評AAA?第壹,本質上是盈利公司,收錢,評級。如果他們的評級很低,他們就會去找他們的競爭對手(其他評級機構)。第二,信息不對稱。他們手裏只有幾頁財務報告。他們只知道這家銀行有很好的福利,不知道CDO裏面有什麽。

妳問:政府監管在哪裏?政府沒有頭腦靈活的投資銀行。我不明白。妳看,片中的證交會員工都得投高盛壹票。事實上,在這場全民狂歡中,影片中只有少數聰明的大熊真正看到了問題所在。

妳問:為什麽電影中的許多住房貸款違約,而CDO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幾只大熊瘋狂?片方的解釋是,投行已經知道出事了,但就是想偷偷賣掉,買CDS對沖甚至賺錢,構成欺詐。現實中不壹定是這樣。CDO的價格是由投資銀行的數學模型決定的。當模型過於復雜和錯誤時,計算出的CDO價格不能準確反映基礎貸款情況。因此,在崩盤之前,CDO的價格可能不會大幅波動。

妳問:那些大銀行真的該死嗎?沒錯,他們僥幸逃脫,但也很慘(高盛除外),間接說明他們不是有意作弊。但是,他們最後不得不用納稅人的錢來救他們,這是不爭的事實。

妳問:那誰負責,誰該坐牢?沒有人。這都是定價模式失靈、委托鏈條過長、市場參與者非理性狂熱的結果。沒有人有欺詐的明確證據。關鍵問題是太大而不能倒,這只能鼓勵大銀行在紓困後的分裂。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加強監管。但如果過於強勢,就會限制市場自由,阻礙發展。發展緩慢,放松管制,玩掉倒閉,加強監管,這個循環壹直沒有被打破,也是金融業的宿命。

我們普通人怎麽知道這裏流過血?影片在劇情發展的同時,刻意穿插了同時發生的眾所周知的社會新聞,以反映普通大眾對這場災難的發酵壹無所知,但最終還是要買單。

  • 上一篇:如何辦理房產證抵押貸款?申請條件是什麽?
  • 下一篇:瑞士投資銀行為什麽會破產?瑞士投資銀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