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去年6月27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06年度中央預算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時說,在對3家股份制銀行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時,查出會計核算不實問題9億元,私設“小金庫”3.29億元。
這份名為“200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糾正結果”的公告顯示,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已停止違規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房地產企業發放貸款的做法,並清收違規貸款6.15億元。3家銀行已按規定嚴格土地儲備貸款準入要求,交通銀行加強了對土地儲備貸款項目的合規性審查,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對不提供抵押等不符合土地儲備貸款條件的項目進行了清收,已收回11.22億元貸款。
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已從制度安排、貸款“三查”(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和檢查督導三個層面加強了按揭貸款管理,防範虛假按揭的產生,並正在采取法律手段積極清收已發放的虛假按揭貸款。交通銀行、招商銀行針對信貸資金或其他不能用於借貸的資金違規投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完善了相關制度,對分行辦理的大額委托貸款實行總行備案制,清理了委托人主體資格、貸款資金性質界定不夠清晰的委托貸款,全額收回了審計查出的2.5億元違規委托貸款。對上海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將從招商銀行上海靜安寺支行取得的年利率為5.022%的流動資金貸款2.9億元,以委托貸款的方式按8%的年利率轉貸給房地產公司的問題,招商銀行已將上述貸款全部收回。
關於結算業務存在的違規問題。3家銀行開展了法規教育和培訓,要求各分支機構嚴格按照《人民幣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和反洗錢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賬戶資金流動的監控,增強風險意識。
根據審計署去年7月20日公布的中行、交行、招行2005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顯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2005年度違規發放貸款***計93.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