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商品是指能夠進入流通領域,但不是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和消費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上,大宗商品是指廣泛用作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同質、可交易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材、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三大類,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商品可以設計成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進行交易,可以更好地實現價格發現,規避價格風險。因為大宗商品多為產業基礎,處於最前沿,反映其供求關系的期貨和現貨價格的變動會直接影響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增加電子、建築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而油價上漲將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並推高煤炭和替代能源等其他能源的價格和供應。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要密切關註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化。
商品也有五個特點:
1,大供需
2.原產國
3.原材料
4、全國統壹限價
5、影響國計民生
QE3即將到來,大宗商品有望成為美元的替代品。某種程度上,QE3進壹步表明全球貨幣政策進壹步滑向“流動性泛濫”的懸崖,未來貨幣體系面臨巨大沖擊風險。雖然實際效果有限,但其負面性會更加明顯,美國進壹步面臨財政懸崖的壓力。然而,在“逐步寬松”的背景下,全球貨幣體系中的貨幣信用風險受到了進壹步的沖擊。貨幣信用風險越來越大,最終將導致投資者遠離紙幣體系,“當人們開始遠離美元時,大宗商品將成為最佳替代品”,其中黃金、白銀、銅、原油等金融屬性較強的大宗商品無疑將成為最閃亮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