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銅產業鏈及下遊初級消費
(壹)銅產業鏈簡述
古今中外,銅伴隨著文明的誕生,隨著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因此銅生產在經過長期的發展後,已然形成壹條完整的產業鏈:上遊礦山采選—中遊加工冶煉—下遊壓延加工。
銅的上遊主要涉及礦山開采以及選礦,從而得到中遊冶煉的原料—銅精礦。中遊將銅精礦經過各個步驟,主要步驟為粗煉與精煉後加工成陽極銅和電解銅。下遊分為初級端與終端,初級消費端購買電解銅並將其進壹步加工成產品,如銅管、銅棒、銅板帶箔和銅桿等。最終進入終端消費,將各類銅材應用於電力、家電、基建建築、交通以及熱門的新能源領域等。
圖表1:銅產業鏈展示圖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二)銅之初級消費—銅材
銅材,是以純銅或銅合金通過壓延、鍛造等多種方式制成各種形狀包括棒、線、板、帶、條、管、箔的銅制材料品的統稱。將精通或銅合金制成銅材後,最終進壹步加工成銅制品,廣泛應用到電力、家電、交通工具、建築裝飾以及新能源等領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據SMM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銅線材(銅桿材)、銅帶材、銅管材、銅棒材和銅箔材的產量占比依次為51%、11%、11%、11%和3%。銅加工材產業整體增速保持穩定,部分品種如銅箔材和銅帶材增速較快。
從近幾年國內銅材產量看,近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7%。具體到各類銅材品種,2021年國內銅帶材產量228萬噸,同比增長15.7%,近五年復合增長率6.9%;銅棒材產量210萬噸,同比增長5.0%,近五年復合增長率-3.2%;銅線材產量1005萬噸,同比增長2.6%,近五年復合增長率6.6%;銅箔材產量62萬噸,同比增長31.9%,近五年復合增長率11.2%。銅箔材的增長幅度居於銅材增長首位,主要原因是新能源鋰電池的飛速發展。
2021年,鋰電銅箔產量25.5萬噸,同比增長82.1%。此外,電子電路銅箔產量35.4萬噸,同比增長7.3%,壓延銅箔產量1.1萬噸,同比增長37.5%。
其中,銅桿和銅管主要用來制作電線電纜、變壓器、水管和熱交換器等產品,充分發揮了電解銅優良的導電導熱性能。銅板帶是銅板和銅帶的統稱。銅板是指銅經過軋制的板材,軋制包括了熱軋和冷軋。銅帶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間的銅軋制加工品。銅箔壹般有90箔和88箔兩種,即為含銅量為90%和88%,尺寸為16*16cm。銅箔,是用途最廣泛的裝飾材料。
圖3:中國銅材產量情況
圖表4:21年初級銅材的產量占比
數據來源:SMMiFind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5:2017-2021銅材產量分項(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02國內銅材行業現狀
(壹)銅桿
銅桿,顧名思義為桿狀的銅制品,其實就是指熔化的電解銅經過熱軋或冷軋而制成的桿材。銅桿可以分為低氧銅桿和無氧銅桿。所謂的低氧銅桿氧含量在200(175)—400(450)ppm。低氧銅桿拉制直徑>1mm時優點就非常明顯。
無氧銅桿電阻率低於低氧銅桿,較低氧銅桿而言,無氧銅桿是比較經濟的。而無氧銅桿顯得更為優越的是拉制直徑
我國銅桿產能區域大多分布在長三角區域、環渤海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其他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占比最多,占61%,環渤海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分別占比16%和12%,其他地區占11%。精通銅桿產能主要分布於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和江西省四個區域,除江西外皆集中於東部沿海。國內再生銅桿則主要分布於江西省、河北省、湖北省和河南省四個區域,集中於華中壹帶。
圖6:我國銅桿產能區域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Mysteel廣州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圖7:主要銅桿生產代表企業(年產能大於等於20萬噸)
數據來源: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從產品種類的消費份額上分析,電力電纜占銅桿消費比例最大,約32%,其次為電氣裝備用線纜,約占銅桿消費的26%,即電線電纜占據銅桿消費產業的58%。而其余如繞阻線、裸銅線、電子產業約占剩余的42%。
圖8:銅桿制產品下遊消費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二)銅管
銅管也叫紫銅管,由銅制成的管狀材料,是壓制拉拔的無縫管。銅管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的特點,是電子產品導電配件和散熱配件的主要材料,已成為現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安裝水管、暖氣和冷卻管的首選。銅管耐腐蝕性強,不易氧化,不易與壹些液體物質發生反應,所以容易彎曲成型。
我國銅管產能大多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合起來占國內產能46%。其次是廣東、山東、重慶、河南等地區,分別占據16%,17%,7%與7%,其他地區合並占13%。
圖9:國內銅管產能分布
數據來源:Mysteel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10:主要銅管生產代表企業(年產能大於等於5萬噸)
數據來源: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我國約75%的銅管用於制冷行業。銅管因其優良的柔韌性、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廣泛應用於空調、冰箱、冰櫃的蒸發器、冷凝器、連接管、管材及管件等領域。
而在銅管的具體需求結構中,空調占據絕對優勢:空調銅管主要用在蒸發器、冷凝器以及連接管。冰箱銅管用在壓縮機的排氣管、回氣管、毛細管,蒸發器用鋁管、冷凝器用鋼管。
圖11:銅管終端下遊產品壹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三)銅板帶
銅帶材為銅材細分行業中的重要高端品種。銅板帶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間的銅軋制加工品,目前以黃銅帶和紫銅帶為主。國內銅帶材按品種主要分為黃銅、紫銅、錫磷青銅、高銅合金和白銅帶材等。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銅加工材綜合產量中,銅帶材為第二大產量的細分品種,產量達228萬噸,同比+15.7%,占比11.5%,增速顯著快於整體銅加工材,其中黃銅帶產量占比最高,達到91萬噸,占比39.9%。國內銅板帶材壹直維持凈進口。近年來,隨著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凈進口量逐年減少,2021年銅板帶材進口12.78萬噸,出口8.04萬噸,凈進口4.94萬噸。
圖12:國內21年銅帶材細分品種產量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Mysteel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13:主要銅板帶生產代表企業(年產能大於等於5萬噸)
數據來源: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銅板帶材主要在汽車、通訊設備、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油輪和家用電器等領域應用。連接器是銅板帶材主要產品,電子連接器是電子系統設備之間電流或信號傳輸與交換的電子部件,可以增強系統設計和組裝的靈活性,在電子系統中不可或缺;銅帶材在家電設備中主要以散熱部件為主;在船舶中主要以螺旋槳部件為主。
圖14:銅板帶材終端產品壹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四)銅棒
銅棒,為棒狀的銅材料加工合成產品,原料端主要是用廢銅以及電解銅。由於銅棒加工多數為合金,因此還有其他金屬元素的參與,主要是比較常見的銅鋅合金加工成的黃銅棒、以及含有錫、鉛合金的青銅棒、以及含鎳元素的白銅棒等。
國內銅棒產能分布大多分布於浙江省,占比高達50%;其余地區依次是廣東占比16%,江西占比15%,安徽、河北和山東占比較少,分別為5%,3%和2%,其余地區合並占7%。銅棒產能較為集中,產能5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3家。
圖15:國內銅棒產能分布
數據來源:Mysteel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16:主要銅棒生產代表企業(年產能大於等於5萬噸)
數據來源: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銅棒同樣由於導電導熱性,其終端消費大多運用於制造精密儀器、船舶零件、汽車零件、醫療零件、電氣零件、各種機械配套材料等。
圖17:銅棒終端消費產品壹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五)銅箔
銅箔是壹種陰質性電解材料,沈澱於電路板基底層上的壹層薄的、連續的金屬箔,它是PCB線路板的導電體。它容易粘合於絕緣層,接受印刷保護層,腐蝕後形成電路圖樣。銅箔由銅加壹定比例的其它金屬打制而成,銅箔壹般有90箔和88箔兩種,即為含銅量為90%和88%,尺寸為16*16cm。銅箔是用途最廣泛的裝飾材料。
銅箔按照工藝不同可以分為電解銅箔和壓延銅箔。電解銅箔是覆銅板(CCL)及印制電路板(PCB)、鋰離子電池制造的重要的材料;壓延銅箔是壓縮延長的銅箔,銅塊受到壓延機的壓力就會向前後的方向延伸出去,相比電解銅箔來說壓延銅箔的加工難度要高些。
在近期,銅箔的工業技術有了相應的突破,那就是PET銅箔。PET銅箔是壹種具有“三明治”結構的微米級復合銅箔。它具有“銅-高分子-銅”復合的“三明治”結構,其中中間層為4.5μm厚的PET、PP基膜,外層各鍍1μm厚的銅。
因此,從結構來看,相比於目前傳統6μm的鋰電銅箔,PET銅箔是將造價較低的PET基膜替代金屬銅,從而實現用銅量減少2/3,達到降低原材料成本和重量的目標。
據中國電子材料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解銅箔產能72.12萬噸,同比增長19.2%。預計到2022年行業產能將達110.32萬噸。進出口方面,2021年,銅箔材(不含覆銅板)進口15.2萬噸,出口4.0萬噸,凈進口11.2萬噸。由於較高的技術壁壘,我國銅箔產能分布也相當集中,大部分分布於廣東與江西地區,產能超過2萬噸的企業有11家,廣東與江西占據7家。
圖18:國內電子銅箔產能情況
圖19:國內鋰電銅箔產能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圖20:主要銅箔生產代表企業(年產能大於等於2萬噸)
數據來源:SMM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銅箔作為較為特殊的銅制品,有以下兩個特點:產業發展熱點與產品發展特點。電解銅箔產業發展特點為:電路板銅箔仍為主流,但鋰電銅箔占比不斷提升;銅箔的新技術不斷湧現;投資規模和運營資金規模要求是新進入者所面臨的壁壘之壹。
產品發展特點為:高檔高性能銅箔市場需求逐步增加;超薄鋰電銅箔應用由於鋰電池的發展因而比例逐步提升。
銅箔具有低表面氧氣特性,可以附著於各種不同基材,如金屬,絕緣材料等,擁有較寬的溫度使用範圍。主要應用於電磁屏蔽及抗靜電,將導電銅箔置於襯底面,結合金屬基材,具有優良的導通性,並提供電磁屏蔽的效果,具體可分為:自粘銅箔、雙導銅箔、單導銅箔等。
圖21:銅箔終端消費產品壹覽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廣州期貨研究中心
03總結與重點關註
銅材作為初級下遊端產物,最終將作用於終端消費,如電氣工業、電子設備、汽車船舶、航空航天、家電設備以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業。
電子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對於各類銅材而言都是壹個發展的機遇,銅本身的自然屬性也決定了銅材在各大產業中極高地位。目前較為常用的銅材仍是銅板帶材與銅桿線材,我國銅板帶箔長期以來壹直為凈進口,銅桿線材壹直占據銅材產能產量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見壹斑。
作為不斷發展中的新能源產業,雖然由於疫情壓力,各國地緣政治壓力,地理氣候問題等,在近年的發展中或將受到限制。然而,將目光放長遠來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又是必然的,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壹直以來各國研究的主題。因此,雖然銅箔目前的生產占比僅為單薄的2%,且技術壁壘較高,但是作為鋰電池必不可少的部件之壹,在之後的發展中,隨著新能源趨勢,銅箔的產能產量必將迎來快速增長。